合肥信息学院网讯(新闻中心 任治春)4月17日下午,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世杰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中芬应用型高校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2023年国际教育论坛“教育强国中的高校担当”。
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侯慧君作了致辞。她谈到,后疫情时代,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加强团结协作是唯一出路。团结协作的基础是深入了解、彼此互信。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在促进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她表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作为中国教育系统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始终致力于通过教育国际交流,拓展学员国际视野,促进高校国际合作,助推教育对外开放。学院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开展“架桥”行动,立足主责主业,为教育中高层管理者打造与国际同行深入交流和对话的桥梁,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精神助力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她期待参加论坛的学员和嘉宾通过分享与对话,能够增进互信、启迪智慧,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教育发展。
主题论坛一“校长对话”的主题是“高校赋能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机制与路径”。
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图林·根茨(Tülin Gençöz)在题为“高校支撑区域和国家发展的四个主要维度”的报告中,分享了高校在社会和文化领域对区域和国家发展的意义、知识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科技发展创新和研究开发、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灾害管理与气候变化)。
加拿大劳瑞尔大学校长德比赫·麦克拉奇(Deborah MacLatchy)在题为“劳瑞尔大学:创新、科研、教育促进社区转型”的报告中,分享了劳瑞尔大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在本地社区和更广的范围内,如何应对时代最严峻的挑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芬兰塞伊奈约基应用科学大学校长亚考·哈利拉(Hallila Jaakko)围绕“科学技术支撑乡村振兴”,分享了 芬兰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和公共机构合作模式、芬兰应用科学大学的竞争性经费模式、塞伊奈约基应用科学大学的经验。
芬兰东南应用科学大学校长赫依珂·萨斯塔莫依恩(Heikki Saastamoinen)以“大学支持区域和国家发展”为题,详细阐述了芬兰应用科学大学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主题论坛二“参赞对话”的主题是“国际合作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与实践”。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温凯灵(Karen Welsh)在题为“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报告中,探讨了国际合作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作用,介绍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的工作,分享了TEQSA的框架(涵盖其与亚太经合组织在在线和混合学习的质量保障方面的合作)在数字化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线学习如何辅助面对面授课。
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欧力(Olli Suominen)以“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更精细化的教育政策迁移”为题,以芬兰教育体系为例,呼吁以更加精细化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既要考量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益处,也要虑及可能的局限。
英国驻华大使馆英国商业贸易部中国区教育技能、创意产业、零售及体育综合部门主任刘静围绕“中英高等教育合作分享与创新探索”,基于英国商业贸易部教育与技能司的视角,介绍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英国政府2021年最新推出的国际教育策略,其中特别包括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相关的内容;分析了中英合作现状,同时就更多中英高等教育的创新合作作了分享。












(总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