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信息学院网讯(新闻中心 任治春)4月16日下午,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世杰在北京清华科技园参加哈佛大学博士后学术研讨班。中方学术导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校科研院院长助理,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孙富春教授主讲《ChatGPT的技术趋势与产业变革》。
孙富春教授介绍了ChatGPT的发展历程,详细分享了OpenAI GPT的技术趋势。他表示,启发式法一般是采用规则、正则化模板的方法自动构建出相应的Pattern,或者直接通过启发式搜索的方法获得Pattern。InstructGPT与ChatGPT属于相同代际的模型, ChatGPT只是在InstructGPT的基础上增加了Chat属性,且开放了公众测试。ChatGPT提升了理解人类思维的准确性的原因在于利用了基于人类反馈数据的系统进行模型训练。ChatGPT嵌入了人类反馈强化学习以及人工监督微调,因而具备了理解上下文、连贯性等诸多先进特征,解锁了海量应用场景。
孙富春教授指出,预训练大模型成为新一代AI应用的基础设施,ChatGPT对教育行业、客户服务、新闻媒体、创意产业、金融行业、医疗健康、软件业、制造业、等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孙富春教授强调,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推动着许多热点问题的出现和引发,如语言模型真实性、模型鲁棒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自主决策和道德约束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地研究和探索,以解决当前和未来面临的技术挑战,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应用。
孙富春教授从事非线性系统的神经模糊建模、控制与滤波研究十余年,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58篇(SCI收录52篇),这些论文在Web of Science网络版中他引300余次。专著《机械手神经网络稳定自适应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空间机器人学:动力学、规划与控制》。译著《机器人学导论》已为三十多所大学作为教材使用,获得好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奖(2004);第十八届Choon-Gang国际学术奖(2003);其系统建模与控制(2002);控制与鲁棒控制的理论与方法(2004);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0)。

(总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