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信息学院网讯(新闻中心 任治春)伦敦时间10月27日上午,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董事长、党委书记、院长王世杰参加了剑桥大学研修课程研修证书颁发仪式,获得研修证书。
10月23日,王世杰在剑桥大学Selwyn学院研修了由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前系主任(2014-2017年)、社会理论学家、剑桥Eos学术总监Patrick Baert教授主讲的《剑桥大学800年发展历程:大学与小镇》课程,剑桥大学历史及科哲系系主任、剑桥大学Whipple科学史博物馆馆长、剑桥大学Newnham学院院士Liba Taub教授主讲的《英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课程;10月24日,王世杰在剑桥大学Wolfson学院研修了由剑桥大学Selwyn学院院长Roger Mosey教授主讲的《剑桥大学的人才培养主旨:培养精英与其社会责任相统一》课程,世界著名材料科学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CBE研究中心主任、教授Colin Humphreys爵士主讲的《剑桥的科学研究与研究经费架构》课程;10月25日,王世杰在剑桥大学Lucy Cavendish学院研修了由剑桥大学Lucy Cavendish学院院士Jane Greatorex博士主讲的《剑桥大学的通识教育、双导师体制与寄宿学院制体系》课程。
此次研修证书颁发仪式在剑桥大学社会学系进行。Patrick Baert教授特别邀请学员们前往其所在的社会学系,并在那里为大家在证书上亲笔签名。
颁发研修证书的所在地,是剑桥大学最中心的位置,是卡文迪许实验室(又称卡文迪什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原址。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由电磁学之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于1871年创立,1874年建成实验室。为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剑桥大学校友亨利·卡文迪许,而命名为卡文迪许实验室。剑桥大学时任校长威廉·卡文迪许(第7代德文郡公爵)是亨利·卡文迪许的亲属,私人捐助了8450英镑以帮助实验室的筹建。麦克斯韦而后获聘为剑桥大学第一任卡文迪许物理教授(即实验室主任)。由于麦克斯韦的崇高地位和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光辉历史,卡文迪许物理教授已成为如卢卡斯数学教授般备受尊敬且代代相传的荣誉头衔,至今已传至第九代。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包括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是近代科学史上第一个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科学实验室,催生了大量足以影响人类进步的重要科学成果,包括发现电子、中子、发现原子核的结构、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等,为人类的科学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卡文迪许实验室从1904年至1989年的85年间一共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占剑桥大学诺奖总数的三分之一。若将其视为一所大学,则其获奖人数可列全球第20位,与斯坦福大学并列。其科研效率之惊人,成果之丰硕,举世无双。在鼎盛时期甚至获誉“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物理学发现都来自卡文迪许实验室”。获奖者及主要成就:约翰·斯特拉斯,第三代瑞利男爵(物理,1904)研究气体密度,并从中发现氩;约瑟夫·汤姆孙(物理,1906)发现电子,认识到电子是亚原子粒子;欧内斯特·卢瑟福(化学,1908)发现了放射性的半衰期,并将放射性物质命名为α射线和β射线;威廉·劳伦斯·布拉格(物理,1915)开展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的研究(25岁获奖,为最年轻得主);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物理,1917)发现X射线的散射现象;弗朗西斯·阿斯顿(化学,1922)借助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阐明了整数法则;查尔斯·威耳逊(物理,1927)发明云室,用以观察α粒子与电子的轨迹;阿瑟·康普顿(物理,1927)发现康普顿效应;欧文·理查森(物理,1928)发现理查森定律;詹姆斯·查德威克(物理,1935)发现中子;乔治·汤姆孙(物理,1937)发现电子具有波的性质(约瑟夫·汤姆孙之子);德华·阿普尔顿(物理,1947)发现高度约为150英里(241千米)的电离层,即阿普尔顿层;帕特里克·布莱克特(物理,1948)使用反控制云室观察宇宙射线;约翰·考克饶夫(物理,1951)使用粒子加速器研究原子核;欧内斯特·沃吞(物理,1951)历史上第一位人为分裂原子核的人,证明了原子结构理论;弗朗西斯·克里克(生理学或医学,1962)与沃森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詹姆斯·杜威·沃森(生理学或医学,1962)与克里克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马克斯·佩鲁茨(化学,1962)与肯德鲁共同确定了血红素和球蛋白的分子结构;约翰·肯德鲁(化学, 1962)与佩鲁茨共同确定了血红素和球蛋白的分子结构;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化学,1964)确定了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的结构;布赖恩·约瑟夫森(物理,1973)预言并发现约瑟夫森结效应;马丁·赖尔(物理,1974)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天文学家;安东尼·休伊什(物理,1974)发现脉冲星;内维尔·莫特(物理,1977)同安德森发展出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菲利普·安德森(物理,1977)同莫特发展出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彼得·卡皮查(物理,1978)发现超流体;阿兰·麦克莱德·科马克(生理学或医学,1979)成功进行X射线成像分析;亚伦·克拉格(化学,1982)使用晶体电子显微镜研究病毒及类似物质的结构;诺曼·拉姆齐(物理,1989)研发超精密铯原子钟和氢微波激射器。


相关链接:
中国民办高校英国研修考察团赴剑桥大学等高校考察并洽谈合作 王世杰任第一副团长
合肥信息学院与东伦敦大学就“3+1”合作办学达成初步共识
王世杰参观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馆)
王世杰泛舟剑桥康河
王世杰参访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王世杰参访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合肥信息学院与剑桥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就“2+2”模式合作办学达成共识
王世杰率团与剑桥大学达成初步共识 拟在剑桥建立中国民办高教研究机构
王世杰赴剑桥大学研修《剑桥大学的通识教育、双导师体制与寄宿学院制体系》
王世杰在剑桥大学演讲:General Education and College System in China
王世杰访学剑桥大学Lucy Cavendish学院
王世杰访学剑桥大学Wolfson学院
王世杰赴剑桥大学研修《剑桥的科学研究与研究经费架构》课程
王世杰赴剑桥大学研修《剑桥大学的人才培养主旨:培养精英与其社会责任相统一》
王世杰访学剑桥大学Selwyn学院
王世杰赴剑桥大学研修《英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课程
王世杰赴剑桥大学研修《剑桥大学800年发展历程:大学与小镇》
(责编:张杰)